《2001: A Space Odyssey》是一部 1968 年上映的經典科幻片, 故事改編自 Arthur Clark 寫的一些短篇, 由 Arthur Clark (作家) 和 Stanley Kubrick (導演) 共同創作, 電影拍攝的同時 Arthur Clark 也在創作小說, 最後小說和電影在同一時期面世。
電影於 1964 年開始拍攝,當時國際仍處於冷戰時期 (1947 ~ 1991),而且正值太空競賽期間 (1957 ~ 1975)。 1961 年 4 月蘇聯才剛送上第一位太空人 (當時蘇聯的太空技術領先美國), 種種因素迫使美國投入阿波羅計劃,以登上月球為目標, 美國的甘迺迪總統也在 1961 年 5 月宣佈將會在 1970 年之前將太空人送上月球並成功返回。 而後在 1969 年 7 月,Buzz Aldrin 和 Neil Armstrong 成為史上第一個登入月球的人類。
《2001: A Space Odyssey》剛好在太空技術正開始發展的時間點, 人們開始對太空有許多的想像、寄望, 藉由這部電影可以看到當時對未來的各種想像, 也因此成為現今科幻片的經典代表。
但是對於未來的想像難免過於樂觀, 電影想像的未來 “2001 年” 早就已經過了, 現在已經來到了 2015 年, 但是片中還是有很多技術尚未實現。
語音辨識 ,這部電影有很多地方是建立在電腦已經能正確辨識人類說的話之上。 早在 1932 年,Bell Labs 就有這方面的研究。 1952 年,Bell Labs 建立了一個辨識系統,不過能力非常非常差。 後來因為經費因素而影響到了後續研究。 1960 年代晚期,開始出現使用 Hidden Markov Model (HMM) 來做語音辨識, 因此開始可以結合不同領域的知識來形成一個統一的機率模型 (像是聲學、語言、語法等等)。
1971 年,DARPA 對語音辨識投資了 5 年的研究,BBN、IBM、CMU、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都參與了這項計劃, 但是後續 DARPA 就不再投資這個部份了 (相比其他能源或醫療或登月相關計劃,認為這領域沒有那麼重要)。 1980 年代開始出現 n-gram 語言模型。 Sphinx (CMU Sphinx speech recognition engines) 由李開復 (台灣) 開發, 利用 HMM 和 n-gram 而形成,特色在於第一個做到 speaker-independent。 Sphinx 2 則是針對 performance 改過的版本,由黄学东 (美國) 開發, 在 1992 年 DARPA 的評估時被認為是當時效能最好的。
2000 年,Lernout & Hauspie 取得了 Dragon Systems 這套系統, 成為當時業界的領導者,後來 Lernout & Hauspie 的 speech technonogy 被 ScanSoft 買下, 在 2005 成為 Nuance,之後與 Apple 合作,將此技術使用於 Siri 上。 2009 年開始有 deep learning 用運在語音辨識上,被稱為「自 1979 年後語音辨識準確度最戲劇性的變化」, 錯誤率下降了 30%。
人工智慧 ,片中的 AI (HAL 9000) 已經能夠和人類下棋, 也能用一般的人類語言來對話,並且可以幫忙操控太空船的諸多部份, 甚至有自己的思考,會提出問題。
AI 這領域從 1956 年位在 Dartmouth College 的一場 conference 後開始被廣泛討論, 而當初參與這研討會的成員也變成了 AI 研究的領導者。 之後發展冷冷熱熱,投資來來去去。 1997 年 5 月,IBM 的 Deep Blue 成為世界上首個在西洋棋上擊敗人類世界冠軍的 AI。 2011 年 2 月,IBM 的 Watson 則在 Jeopardy! 這個智力競賽中擊敗兩位紀錄保持人。 但到現在依舊還是無法完整模擬人類的大腦,AI 領域上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被克服。
視訊電話 ,其實早期就有在發展 (甚至在 1876 年就有出現概念了),曾經有做在電信網路上過, 到了後來網際網路發展成熟後就轉往用 TCP/IP 當底層來實作, 所以現今已經藉由網路讓 PC、手機等各個地方都可以使用視訊電話的服務。 (而網際網路的話在 1960 年代開始發展 ARPANET,到 1982 年 TCP/IP 成為 ARPANET 上的標準 protocol)